全民远程智慧办公实验,你的企业是否顺利过关?

2022-06-23 14:17:48 admin 162
远程办公,网络开会,线上培训,数字获客……从2月至今,这些概念一直都是企业管理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话题。数据显示,有超过3亿人都被卷入了这场全民远程办公实验。

事实上,远程办公、远程会议,也不止是企业的专属。近日,各大国际会议纷纷切换到远程模式。就连G20领导人峰会这样的顶级会议,也以线上远程会议的模式展开。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近日也直言:普京更喜欢在网上远程办公。

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实现了线下复工,全民远程办公的时代告一段落。在这场全民远程办公实验中,远程办公既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未来潜力,也暴露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。

但全民远程办公实验的暂停,并不意味着远程办公的终结。如今,企业的远程办公能力,也成为了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准的指标之一。对于企业主而言,让企业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适应远程办公的节奏,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,也能让企业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不受地域限制的全球化扩张。

远程会议,本不该手忙脚乱

在已经过去的全民远程办公实验中,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回答是:缺乏得心应手的工具,以及企业员工的熟练度有限。

“我们做一个20多人规模的会议,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让所有同事都调试好设备、成功入会。”某互联网企业一中层管理人员对36氪表示。

即便是会议开始后,尴尬也不断发生。“有的同事发言完毕后总是忘了静音,需要反复提醒;有同事在发言时,经常有家人、宠物的声音混入;大家都在家里开会,视频背景也是五花八门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
在社交网络上,人们对于远程会议的吐槽更是层出不穷。有人抱怨自己的手机在长时间开会后发热严重:“用手举着又烫又累,放桌子上又拍不到人脸,会被领导批评。最后为了开会,只能买个手机三脚架。”

远程开会令人身心俱疲,成为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共同心声。但以远程会议为代表的远程办公趋势,却是不可逆的。多份研究报告指出,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以及中国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,中国企业对远程办公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多,并追赶发达国家水平。

远程办公,即将在未来成为一种“办公新常态”。

例如,携程创始人梁建章近期就撰文指出,远程办公在短期内会让人觉得难以适应,但长期来看,远程办公比重的不断上升,将成为一种势必发生的趋势。

“远程办公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,节约时间和成本。当人们逐渐习惯并开始享受这种快捷办公方式后,线上办公也会在人们的惯性需求下继续发展,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机制。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也这样表示。

 寻找最适合企业的远程办公工具

面临远程办公的“新常态”,企业该如何应对?

回归到企业对于远程办公的痛点上,不难看出的是,随着远程会议成为常态,员工们的熟练程度会与日俱增。但正所谓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想选出一款适合企业使用的远程会议工具,却并不容易。

“大企业用手机、电脑开远程会议,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。”亿联网络大中华区销售总监林小盛对36氪表示,“当远程会议成为一种常态,许多企业还是会回归到会议室场景,使用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开会。”

在他看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远程办公纳入企业采购范畴,专业化的远程会议平台也将成为许多企业的必然选择。与专业的会议终端、平台相比,基于手机与PC端的云会议工具虽然简单、方便,却存在着诸多局限性。

例如,受限于员工个人手机的硬件水平与网络状况,远程会议可能出现延迟、卡顿现象。此外,完全基于云端的云会议平台,也可能为企业带来数据外泄的风险。

“例如,大型跨国企业召开的全员内部培训会,其实可以把会议部署在公有云上。但如果这家企业召开的是针对高层、董事会的战略会议,公有云会议产品的安全性就很难满足客户需求。”林小盛表示。

与此同时,不同规模与发展阶段的企业,对于远程沟通的需求也是不同的。例如,百人以下的初创型企业,绝大多数日常会议的人数规模都在20人以下。如果企业对于安全的顾虑不高,员工们使用手机、PC端的远程会议软件,如腾讯会议、Zoom等,也可获得不错的会议体验。

但对于中大型企业,远程会议则需要更加专业、稳定、可靠的服务商,为企业提供打造基于硬件端的远程会议平台,以专业级的音视频采集设备,以及网络专线、专业平台等服务保证远程会议的稳定、可靠。

此外,如果企业对于会议数据隐私、安全顾虑的较高,也可以考虑本地化的远程会议部署方案,将会议数据信息全部留存在本地,避免通过公有云进行数据传输。这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敏感信息的外泄风险。

 国产化解决方案

以往,远程会议市场的玩家,大多是宝利通(Polycom)、Cisco等国外品牌,而近年来,国产品牌也开始活跃起来。

4月27日,国内远程通信企业亿联网络召开线上发布会,发布了旗下新一代音视频融合通信解决方案UME。UME平台融合了IP话机、视讯终端、USB设备等硬件,并打通了软件终端和硬件设备,让用户可以在手机APP、桌面话机、电脑终端等多端接入会议,“一屏智享工作”。

图片关键词

亿联UME

亿联UME的最大特色,是在传统的远程音视频会议方案之外,整合了即时消息、OA审批、项目管理等相关功能。从产品形态上看,UME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企业沟通工具,而是一个以企业沟通服务为基础,覆盖企业管理与协作的融合型平台。

例如,在UME上,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各个终端发起远程音视频会议,还能实现软硬件终端间的无缝切换。此外,企业还可以通过UME整合的即时通信服务,实现会前、会中、会后的会议素材准备、分享、整理工作。

林小盛指出,亿联将OA与远程协作模块整合到UME内,并不是试图抢夺传统OA与IM软件的市场,事实上,亿联的这一模块保持开放,既支持接入企业既有的管理系统,也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。

此外,UME也对第三方音视频终端保持开放,可以无缝衔接诸如微软Teams、腾讯会议、Zoom等主流视讯平台,以及3CX、AVAYA、CISCO等语音沟通平台,让使用既有方案的企业无需重复投资。

“现在,企业远程沟通市场的概念很多,如智慧办公、智慧协作等等。但大家都要回归到一个点,就是提高企业的沟通效率。”林小盛说。而UME的整合化服务,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。

对于企业而言,UME是一套基于远程音视频沟通的整合平台,企业可以在各个终端上直接触达员工通讯录,一键发起音视频会议,并通过IM模块进行会议资料传输、分享。

而在架构上,UME支持单机、分布式集群部署,并支持多机热备与自动化部署、升级。企业可以选择将服务器布置在自有本地机房,以避免敏感会议数据信息外泄。此外,UME也支持敏感词监控、电子水印等安全策略,并提供从传输到存储的全程多层加密防护。

在UME之外,亿联本次发布的另一个主打新品,是第三代视频会议智能终端Meeting Eye系列产品。这一系列产品包含三个型号——Meeting Eye 400 / 600 / 800,分别面向小、中、大型会议室。

Meeting Eye系列终端搭载业内顶级配置,例如Meeting Eye 400配备了高达1英寸画幅的CMOS传感器,可以实现4K级别的画面传输。在目前的同级别市面产品中,这一配置位居前列。此外,这款产品也配备了8个MEMS麦克风阵列,实现最长6米的优质拾音。

图片关键词

Meeting Eye 400

Meeting Eye终端不仅仅包含摄像头、麦克风,还整合了完整的计算单元,具备人脸检测、声源定位、语音追踪等多项AI能力。在会议过程中,Meeting Eye的摄像头可以根据参会人数自动调整画面,系统检测到有人发言时,也可以自动捕捉发言者,并呈现特写画面。

就像林小盛此前提到的那样,未来,在移动化办公之外,会有更多企业将重视起基于会议室的远程会议服务。“让一位企业领导对着手机开会,和对着大屏幕、摄像头与麦克风开会,体验是完全不同的。”他最后总结。

事实上,在亿联看来,只有软硬结合的企业沟通平台,才能保证音视频通信的高效稳定。而在整个企业通信行业,面对愈发膨胀的企业远程沟通需求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体验免费的企业通信服务后,最终会转化为付费用户,成为远程会议的践行者。

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在线询价
QQ客服